研发财务与成本管理
                                
                                课程目的
	应对竞争对手价格战呢,在研发阶段打造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研发财务和成本的概念、框架和误区
	做产品如同做企业,并不是开发出来,卖出去那么简单,我们通过扩张、降低设计成本和控制费用提高了产品的利润,还要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获得丰厚的现金回报,才能称得上真正经营好了一个产品。
	1.1 互联网时代的价格战缘何越演越烈?
	1.2 业界关于波特三种竞争战略的成本优先的误区
	1.3 案例分析:互联网企业如何赚钱的?
	1.4 案例分享:杨元庆为何炒掉联想手机的老大刘军?
	1.5“经营”与“管理”的误区
	1.6 讨论:如何经营好一个产品
	1.7 如何看懂利润表
	1.8 毛利率、净利率、净利总额、盈亏平衡点背后隐藏的产品信息
	1.9 如何选择精准产品?如何决定一个产品上还是不上?
	1.10 静态投资分析与动态投资分析
	1.11 影响企业企业的贴现率的要素
	1.12 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
	1.13 投资组合管理的四个主要活动
	1.14 多算胜少算,以SPAN(战略定位分析)和FAN(财务分析)
	1.15 案例分析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凡客大厦缘何坍塌?
	1.16 历史何其相像?“中华酷联”缘何沦落为何“巨大中华”同样命运
	1.17 讨论:传统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价格战?
	2.2 案例分享:华为公司应对产品成本的8大措施
	2.3 目标价格与目标成本
	2.4 产品定义(企划)决定目标成本
	2.5 客户产品需求定义工具$APPEALS
	2.6 以客户价值为核心选择细分市场
	2.7 案例分析:西南航空;
	2.8 案例分析:APPLE I是如何成功的
	2.9 成本与功能(性能)的平衡——VA/VE(
价值工程)
	2.10 提升客户价值的几种方式
	2.11 VA/VE的程序方法
	2.12 
QFD与VA/VE相结合,分析产品功能与成本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降低目标成本的常用措施
	3.1 Tear-Down(“拆解分析”或“反向工程”)
	3.2 Tear-Down的作用
	3.3 如何用Tear-Down分析成本差距、优化产品成本
	3.4 使用Tear-Down注意事项
	3.5 Tear-Down与VA/VE结合,分析产品的竞争力与改进点
	3.6 研讨:华为如何运用Tear-Down优化产品设计?
	3.7 通过DFX降低产品的制造与维护费用
	3.8 DFX对产品综合成本的影响
	3.10 后端人员如何在研发过程中对DFX起到重要作用
	3.11 案例分析:一场质量引发的血案
	3.12 CBB(共用构件模块)与产品平台用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3.13 CBB与平台的概念
	3.14 CBB与平台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3.15 产品平台分析方法
	3.16 案例分析:某专用车集团如何通过平台建设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
	3.18 物料选型对采购总成本的影响
	3.19 新增物料对综合成本的影响
	3.20 外购和自制决策
	3.21 研发过程中的供应商管理职责
	3.22 研发过程中有哪些供应商管理活动,何时进行
	3.23 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关系
	3.24 案例分析与研讨:丰田的供应商管理模式
	4.1 研发项目SQCT(范围、质量、成本、进度)的约束关系
	4.2 进度与成本的平衡
	4.3 进度的机会成本模型
	4.4 案例:项目费用与进度的权衡
	4.5 质量与成本的平衡
	4.7 产品研发各阶段的缺陷对成本的影响
	4.8 质量成本曲线,最佳质量成本
	4.9 案例研讨:丰田的质量成本教训
	第五部分、如何在产品研发全流程中落实成本管理
	5.1 研发成本管理组织
	5.2 研发流程中的成本管理活动——面向成本设计的要点
	5.4 考虑竞争关系与产品定位
	5.5 考虑平台选用对成本的长期趋势
	5.6 考虑关键零部件及供应商
	5.7 开发各阶段的与成本相关的产品开发与管理活动要点
	5.8 产品概念设计与选择阶段目标成本对比与选择
	5.9 概念及概要设计阶段竞品分析、CBB计划对目标成本的综合影响
	5.10 案例分析:目标成本的分解
	5.11 详细设计时对目标成本的落实
	5.12 如何跟踪重点零部件的目标成本达成情况
	5.13 各阶段降成本的可行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