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过程审核VDA6.3和产品审核VDA6.5
                                
                                一、【课程背景】
	为充分让学员掌握制造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的方法和技巧,本课程结合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最新版本VDA6.3&VDA6.5审核教材的内容,让您对质量管理体系中所要求的制造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有着更深的理解,为您在组织内开展制造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提供足够的支持。
	二、【课程目标】
	◆了解汽车行业过程审核的基本要求,掌握过程审核策划、实施和报告的技巧
	◆将过程审核的方法应用于第二方审核,切实加强对供方的监控。
	◆了解汽车行业产品审核的基本要求,掌握产品审核策划、实施和报告的技巧。
	◆通过对少量产品或零件进行评定,掌握被评价产品的质量能力。
	◆有效地预防有缺陷产品出厂,降低组织风险,提升产品的信誉,增强顾客满意度。
	◆掌握不同类型产品的审核方法。
	三、【课程对象】
	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人员、质量经理、技术经理等
	四、【课程形式】
	讲授法,演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且提供相应的模板参考,短时间类让学员实操起来。
	四、【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VDA6.3过程审核
	一、过程审核(VDA6.3)概述
	1、制造过程审核
	2、制造过程审核的输入
	3、制造过程审核的输出
	4、制造过程审核如何做
	5、VDA6.3的宗旨
	二、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
	1、体系审核
	(1)审核对象
	(2)审核目的
	2、过程审核
	(1)审核对象
	(2)审核目的
	3、产品审核
	(1)审核对象
	(2)审核目的
	三、过程审核的任务
	1、过程审核任务:任务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受控。
	2、过程审核目的
	(1)预防
	(2)纠正
	(3)持续改进过程(KVP)
	(4)质量管理评审
	四、过程审核的原因
	1、计划内的过程审核
	2、计划为的过程审核
	五、过程审核的应用范围
	1、在内部和外部可以在整个质量控制环的下列部门运用过程审核方法:
	(1)营销
	(2)开发
	(3)采购(产品/服务)
	(4)生产/服务的实施
	(5)销售/运行
	(6)售后服务/服务
	(7)回收。
	2、过程审核运用的范围
	(1)针对产品
	(2)针对服务
	六、实施过程审核的前提
	1、企业内部基本前提
	2、审核人员的职业经验
	3、责任
	(1)进行审核的企业/组织/职能部门
	(2)审核员
	(3)被审核企业/组织/职能部门
	七、审核流程
	1、审核准备
	2、审核实施
	(1)首次会议
	(2)审核过程
	3、评分定级
	(1)提问和过程要素的单项评分
	(2)审核结构的综合评分
	(3)定级原则
	(4)对于量产过程
	八、总结会
	1、发布审核结果,
	2、完成措施表,并要求责任者确认签字,
	3、重申审核目的和原则,
	4、制定纠正措施。
	九、纠正措施及其验证
	1、措施分技术/组织上的或管理上的
	2、有效性验证可以包括
	(1)抽检
	(2)产品审核
	(3)过程审核
	(4)机器和过程能力调查
	(5)中期状况/解决程度。
	十、审核报告及存档
	1、过程审核计划
	2、过程审核流程计划
	3、过程审核:提问评分一览表
	4、过程审核:结果一览表
	5、过程审核总评定
	6、过程审核措施计划表
	7、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
	十一、VDA6.3:2010审核条例
	2、产品和过程开发的策划
	3、产品和过程开发的实现
	4、产品诞生过程项目管理审核的思路
	5、供方管理
	6、过程分析/生产
	(1)过程输入
	(2)过程流程
	(3)过程支持
	(4)物资支援
	(5)过程绩效
	(6)过程输出
	(7)客户支持/满意/服务
	十二、过程审核分定级
	1、综合评审
	2、符合程度(%)--EPGN产品组
	3、符合程度综合评价
	4、降级规则
	十三、标准审核样表介绍
	1、潜力分析
	2、潜力分析评审
	3、潜力分析定级
	4、综合练习---审核发现练习/模拟审核
	5、其他系统的类似的审核体系
	6、审核经验交流
	 
	第二部分:VDA6.5产品审核
	一、产品审核(VDA6.5)概述
	1、产品审核概念
	2、产品审核的输入
	3、产品审核的输出
	4、产品审核如何做?
	5、VDA6.5的宗旨
	二、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
	1、体系审核
	(1)审核对象
	(2)审核目的
	2、过程审核
	(1)审核对象
	(2)审核目的
	3、产品审核
	(1)审核对象
	(2)审核目的
	     三、产品审核的评定方法和审核技巧
	 四、产品审核员的资格要求
	五、产品审核的时机
	六、产品审核的筹备和策划
	七、产品审核提问表的编制技巧
	八、数据分析及缺陷原因调查
	九、产品审核结果的评定
	十、产品审核报告
	十一、纠正措施与跟踪验证
	十二、审核案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