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的工具:构建胜任力模型
                                
                                培训目标:
	1.了解何谓企业胜任力模型;
	2.掌握胜任力模型的价值所在及其分类;
	3.掌握胜任力模型的分类与来源;
	4.学习如何建立适应本企业的胜任力模型;
	5.掌握胜任力模型操作手册的使用及管理。
	培训背景:
	胜任力是工作表现背后所蕴涵的个人能力和行为总和,每项选拔工作都针对某个或多个胜任力,那么选拔流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以胜任力为标准评估、选择应聘者,由此发现、开发、安排与岗位相适应的评估和面试方式,有利于招聘决策的正确性,招聘到最适合空缺岗位的人选。
	企业通常用冰山模型描述胜任力的构成。知识与技能属于表层的胜任力特征,表露于水面之上,很容易发现;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等,属于能力、态度与意识类深层的胜任力特征,隐藏在水下,很难发掘与描述。那些深藏的、内隐的特征往往是决定人们的工作行为及绩效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人才选拔中,这部分内容却最具有选拔的预测价值,同时它也是“水下冰山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值得HR深入学习并挖掘的。
	课程大纲:
	一、中国企业开发胜任力模型失败案例
	1.胜任力模型为什么不能被认可
	2.胜任力模型为什么不能被评估
	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何从入手
	二、揭开胜任力模型的面纱
	1.胜任力理论是伟大的:换个视角看问题
	2.基本认知
	1)胜任力素质、胜任力模型与胜任力辞典
	2)胜任力测评、胜任力开发
	3.胜任力素质的结构:意识与行为
	4.胜任力理论的缺陷
	1)样本因素与组织因素
	2)现实绩优与期望绩优
	三、胜任力模型的价值
	1.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固化
	2.实现高绩效的人才标准
	4.实现管理诉求的工具
	5.加速企业战略实现进程
	四、胜任力模型的类型
	1.基于功能的分类
	2.基于对象的分类
	3.基于结构的分类
	五、胜任力模型开发流程
	1.胜任力模型开发前的决策
	1)确定开发对象
	2)确定开发模型的目的
	3)选择模型类型
	4)确定开发模型的策略
	5)确定开发模型的人员
	6)确定开发模型的计划
	2.行为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1)选择样本对象
	2)组织因素分析与访谈
	3)胜任力开发的工具选择与实施
	3.行为信息处理与分析
	1)获取行为:主题分析
	2)获取行为:行为编码
	4.获取过渡模型,指标聚焦
	1)基于统计学的分析
	2)指标聚焦
	3)形成过渡模型
	4)胜任力模型验证
	5.胜任素质指标操作化
	1)胜任力模型宣贯
	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测评、管理
	3)操作化的内容
	4)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5)素质剖面
	6)关键行为
	7)评价标准
	8)高效度测评方法
	9)胜任素质发展
	6.胜任力模型操作手册
	1)胜任力模型操作手册的作用
	2)胜任力模型操作手册的版本
	3)胜任力模型操作手册的管理
	六、胜任力模型开发工具使用
	1.行为事件访谈BEI
	2.组织因素访谈法
	3.胜任素质问卷法
	七、胜任力模型应用指南
	1.人力资源规划项目应用指南
	3.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应用指南
	4.人才选拔项目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