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能力研究及SPC统计过程控制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课程收益
	1)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及控制方法,安定生产。
	2)了解五大质量管理工具。
	3)学会用控制图管理生产过程,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4)掌握一次抽样方案的制订方法,了解中外各中抽样方案的优缺点;制订合理的抽样方案,节省成本。
	5)掌握统计学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为你的工程能力分析及提高提供保障,超过竞争对手,迎来广泛客户。
	 培训方式 
	最前沿的理论讲解加500强企业大量管理案例分析,实战性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适合对象 
	  企业质量及生产管理人员
	 培训大纲
	一. 序言
	1)现场质量管理应具备的管理意识
	①顾客第一的思想
	②基于三现主义的
现场管理
	③遵循PDCA解决现场问题的流程
	④解决现场问题的优先顺序
	⑤现场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⑥重视过程解决现场问题的思想
	⑦现场质量管理偏差的控制:异常原因与偶然原因引起的偏差分析
	2)数据分析 :
	①语言数据
	②数值数据:计数值、计量值的区别与分析
	二. 五大管理工具
	1)五大管理工具和
TS16949
	APQP/PPAP/
FMEA/
SPC/MSA
	2)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①质量的二元特性分析
	②DFMEA和PFMEA
	③失效模式分析
	④FMEA经典案例
	三. 统计手法基础
	1)QC七大手法介绍
	2)直方图运用讲解
	①直方图的定义及作图方法及在品质管理中的作用(紧跟日本JIS标准,提供最新作图方法)
	②阅读分析直方图
	③数据的分布状态
	④统计学入门:正态分布介绍
	从直方图到正态分布
	卡平方的检验及F检验
	平均值、极差、中值、标准偏差的求解方法及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正态分布标准化
	正态分布中工程不良率的确定与分析
	3s与休哈特控制图分析
	四. 过程能力研究
	1)过程的定义
	2)过程的特点
	3)过程的波动分析及其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①偶然原因引起的波动及其应对方法
	②异常原因引起的波动及其应对方法
	4)短期过程能力研究
	①定义(CP/Cpk)
	②标准偏差的估计
	③过程能力的计算
	规格中心和正态分布中心重合时(双规格)
	规格中心和正态分布中心不重合,发生偏移时(双规格)
	单规格状况下的工程能力研究
	 ④过程能力研究的步骤
	 5)过程能力的判断与处置
	 ①判断标准
	 ②处置对策:根据现状准确处置
	提高客户要求,打败竞争对手法
	简化检验步骤,削减成本法
	维持现状,抓住关键法
	加强检验,不断改进法
	全数检验法
	停止加工,全面改善法
	 6)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①影响因素的分析步骤
	 ②影响因素的5M1E分析法及处置措施
	 7)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
	 ①调整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②提高过程能力,减少分散程度(即减小标准偏差)
	 ③修订公差范围
	工厂中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案例
	五. 统计过程控制SPC
	 1)SPC定义
	 2)控制图的原理(休哈特控制图)
	 3)工程中常犯的两种错误及检出力
	 4)控制图的种类及各种控制图的优缺点
	 5)控制图的用途
	 6) 控制图
	 ①控制图的做图方法
	 ②控制图的判断准则:过程异常的8种模式
	 ③各判断模式的分析及对策
	 7)控制图案例分析
	群的划分条件
	六. 抽样检查
	1)什么是检查
	2)品质检查的目的
	3)检查的方法分类及使用范围
	 ①全检
	②抽检
	 ③免检
	 4)桑戴克曲线
	 5)批次合格率的计算
	6)AOQ平均出货检查品质等级在抽样检查中的运用
	7)OC曲线及其在消费者风险和生产者风险中的运用
	8)GB/T2828和美国国家标准(日本等同采用)的异同点
	9)日资企业通用抽样方案制订方法(单次抽样)
	 ①基本术语:AQL、样本、母群体、Ac、Re、LR、不合格的分类
	 ②基本的单次抽样方案制订
	批量大小的确定
	<批的组成注意事项
	<稳定批
	<流动批
	<批量大小的确定
	AQL等级确定
	<26档AQL值的选用规则
	〈AQL值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检查水平的等级确定
	<一般检查水平
	<特殊检查水平
	<检查水平的选择原则
	检查松紧度的确定
	<正常检查
	<加严检查
	<减量检查
	根据各抽样表进行抽样方案的演练
	10)案例分析:新产品投产后何时由全检调整为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