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格玛管理实务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课程背景
	6西格玛是我们曾尝试过的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它胜过到哈佛工商学院就读,也胜过到GE总部的克劳顿村进修.它教会你一种完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杰克.韦尔奇1999年4月
	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罗拉公司在质量觉醒的过程中创立了六西格玛管理。90年代通用、福特、三星等公司将六西格玛管理演绎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战略。时至今日,六西格玛管理热潮依然不减,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六西格玛管理跃跃欲试。
	但是,真正能够把六西格玛的精髓成功复制到自公司并获得成功,相对来说并不容易。究其原因,无非存在以下困难:资金投入大、人员背景要求高、领导不能持续支持、课程引进水土不服等
	本课针对以上困难特地精挑六西格玛管理中关于分析及改进中常用的工具:假设检验及DOE。
	如果我们先把某个结论当成一种假设,然后科学的收集样本,根据样本的观测值情况,运用统计手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做出科学的判断,这类以“判断”为输出结果的质量分析手法就是6s团队中运用最多的统计工具“假设检验”。能够准确帮助你确认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计划安排一批实验,并严格按照计划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获得新数据,然后对之进行分析,获得改进的途径,这门科学就是DOE。
	6s活动的五大阶段: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其中分析阶段的假设检验;改进阶段的DOE,通常认为比较高深而应用者寡,本课为你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些重要的知识,提供实用的质量管理技巧,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绩效的突破。
	课程收益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能够:
	1)帮助企业找到打开进入6s管理殿堂的钥匙
	2)掌握平衡生产者风险和消费者风险的方法
	3)掌握提高检出力的方法
	4)学会运用均值、方差的假设检验手法,确认改善前后品质的变化情况,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安定生产。
	5)确认改善措施的有效性,寻求品质改进的方向,提升品质。
	6)确定工程品质分布情况,创造一个稳定的工程。
	7)确认供应商的来料检验结果和自工厂的检测结果是否相符,建立互惠互利的供应关系
	8)帮助你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定最适宜加工条件、降低不良、削减实验成本
	培训方式
	最前沿的理论讲解加500强企业大量管理案例分析,实战性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适合对象
	企业质量及生产管理人员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1、质量的概念及质量管理的发展
	2、质量的二元特性分析
	3、6s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①6s管理的起源
	②6s管理的推广
	③6s管理的新发展
	4、6s的概念与作用
	①6s的概念
	②6s管理的作用
	5、6s管理的组织与推进
	①6s管理的组织结构
	高层领导的作用
	倡导者的作用
	资深黑带的作用
	黑带的作用及黑带所需技能
	绿带的作用
	业务负责人的作用
	②6s管理的推进步骤
	导入期:起步------培训与改进实践-----坚持不懈
	加速期:企业应该加大激励力度
	成长期:
	成熟期:使6s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6、6s管理方法论
	①6s改进模式:DMAIC
	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②DMAIC各阶段工作内容
	③DMAIC过程活动要点及其使用工具
	第二部分:六西格玛
项目管理
	1、六西格玛项目的定义
	2、六西格玛项目选择原则
	3、六西格玛项目的选择流程
	4、六西格玛项目规划工具---甘特图
	5、六西格玛项目团队的组成
	第三部分:六西格玛之测量及控制:统计基础知识及过程管理
	1、直方图
	2、从直方图到正态分布
	3、统计手法基础
	①平均值、极差、中值、标准偏差的求解方法及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②正态分布标准化
	③正态分布中工程不良率的确定与分析
	④3s与休哈特控制图分析
	4、控制图的原理(休哈特控制图)
	①控制图的种类及各种控制图的优缺点
	②控制图的用途
	③控制图
	控制图的做图方法
	控制图的判断准则:过程异常的8种模式
	各判断模式的分析及对策
	第四部分:六西格玛之分析: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定义及观点(案例导入)
	2、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①小概率事件原理
	②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原理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假设: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②选择检验统计量和确定拒绝域:
	均值和方差
	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判定规则
	③给出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a:检验的两类错误
	④检出力
	⑤给出临界值(各种分布表的使用)
	⑥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统计量的值。
	⑦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⑧从技术上探讨检验的结果
	4、假设检验方法及案例分析
	1)均值假设检验的种类及选择规则
	①U检验:母平均和基准值的检验(母标准偏差已知)
	U检验的运用范围
	案例:冲压加工中,修改模具后品质是否发生改变
	U表的使用
	统计量u0的计算
	②t检验:母平均和基准值的检验(母标准偏差未知)
	t检验的使用范围
	案例:电池容量采用漏液对策的试生产品,要检验容量是否发生变化
	〈t表的使用方法及t分布
	〈统计量t0的计算
	③F检验、t检验:无数据对应,两个母平均的差异检验
	建议的前提条件:等方差、样本独立
	确定等方差:F检验
	确认改善前后的品质状况:t检验
	案例:焊接好的批和不良批均值是否有差异
	〈F表的使用及F分布
	〈F0的计算
	④配对数据的检验
	什么是配对数据
	案例:来料检验时,检验厂商和供应商对同一批来料是否有测量上的差异
	2)方差检验的种类及选择规则
	①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母方差和基准值的差异检验
	使用范围
	案例:变换人员后,检验两个人员的工作结果是否有差异
	第五部分:六西格玛之改进:实验计划法(DOE)确认合理的实验条件
	1、DOE实验计划法简介
	2、DOE实验常犯的错误
	3、一元配制实验条件设定与方差分析的运用
	案例:提高薄板阻力加工相关工序能力实验条件的设定
	4、正交配置实验
	正交表介绍
	完全型实验和不完全型实验的比较
	因子的排列方法
	案例:塑料成形实验条件的最优选择(田口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