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质量控制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课程收益
	1)掌握现场品质控制的理念!使你的大脑经过最前言的品质控制理念的洗礼。
	2)掌握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3)掌握分析工序能力的方法,提高工序能力,赢得客户的赞许,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4)掌握控制图的使用方法,稳定生产。
	5)掌握工序的质量检验技巧。预防和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6)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确保质量控制及生产的顺利进行。
	7)在过程质量改进的初期,可帮助确定现象和改进的机会。
	适合对象
	制造、生管、物管、品管、制造工程、研发人员、工艺人员等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入门教育
	1)品质管理发展历程
	2)质量的概念及质量的二元特性分析
	3)品质管理的重要性
	4)现场质量管理之屋
	5)TQM全面质量管理介绍:质量和人人有关的意识强化
	①“三全一多样”:全面、全程、全员,方法多样化
	②基础工作落实:标准化、计量工作、质量情报、质量责任制、教育
	6)F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控制不好所付的代价
	①预防成本分析:
	②失败成本分析:
	7)现场质量管理应具备的管理意识
	①顾客第一的思想:
	②基于三现主义的现场管理:
	案例:盲人摸象
	③遵循PDCA解决现场问题的流程(戴明循环)
	④解决现场问题的优先顺序
	⑤现场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案例:神医扁鹊的故事带来的质量控制启示
	⑥重视过程解决现场问题的思想
	从东西方吃饭文化的差异说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思想
	⑦现场质量管理偏差的控制:异常原因与偶然原因引起的偏差分析
	质量损失的概念及其特性分析
	第二部分工序质量
	1)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5M1E)
	2)工序质量的波动及其统计性规律
	3)工序质量的管理状态
	①受控状态
	②失控状态
	4)工序质量分析
	第三部分工序能力管理
	1)过程的定义
	2)过程的特点
	3)过程的波动分析及其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①偶然原因引起的波动及其应对方法
	②异常原因引起的波动及其应对方法
	4)短期过程能力研究
	①定义(CP/Cpk)
	②标准偏差的估计
	③过程能力的计算
	规格中心和正态分布中心重合时(双规格)
	规格中心和正态分布中心不重合,发生偏移时(双规格)
	单规格状况下的工程能力研究
	④过程能力研究的步骤
	5)过程能力的判断与处置
	①判断标准
	②处置对策:根据现状准确处置
	提高客户要求,打败竞争对手法
	简化检验步骤,削减成本法
	维持现状,抓住关键法
	加强检验,不断改进法
	全数检验法
	停止加工,全面改善法
	6)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①影响因素的分析步骤
	②影响因素的5M1E分析法及处置措施
	7)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
	①调整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②提高过程能力,减少分散程度(即减小标准偏差)
	③修订公差范围
	8)工厂中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案例
	第四部分工序质量控制
	1)
SPC定义
	2)控制图的原理(休哈特控制图)
	3)工程中常犯的两种错误及检出力
	4)控制图的种类及各种控制图的优缺点
	5)控制图的用途
	6)控制图
	①控制图的做图方法
	②控制图的判断准则:过程异常的8种模式
	③各判断模式的分析及对策
	7)控制图案例分析
	8)群的划分条件
	第五部分工序质量检验
	1)检验的概念
	2)检验工作的内容
	标准制定---抽样---测量---比较---判断---处理---记录---改进
	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
	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能
	把关--预防--报告--改进
	质量检验的类型
	质量检验的管理制度的制定
	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重点工序双岗制
	留名制
	质量复查制
	追溯制
	质量统计
	质量检验计划的制定
	制定检验的流程
	确定质量缺陷等级
	作成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人员的合理配置
	检验设备的合理配置
	质量检验的程序及内容
	来料检验
	制程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末件检验
	出货检验
	不合格品的控制
	10)合理抽样方案的制订
	①桑戴克曲线
	②批次合格率的计算
	③AOQ平均出货检查品质等级在抽样检查中的运用
	④OC曲线及其在消费者风险和生产者风险中的运用
	⑤GB/T2828和美国国家标准(日本等同采用)的异同点
	⑥电子企业通用抽样方案制订方法(单次抽样)
	AQL等级确定
	检查水平的等级确定
	检查松紧度的确定
	学员演练:抽样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