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预防性保全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课程背景】
	全员生产保全TPM是日本在美国预防维修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根据制造业设备管理特点,营造“绿色”的作业环境,以灾害、缺陷、故障、浪费为“零”为理念,以生产制造部门为主体,以自己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环境为对象进行一系列的自主改善、自主维护的活动,实现“我的设备”和“我的区域”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教育训练提高员工的操作、维修技能水平,通过预防保全(PM)及保全预防(MP)确保设备的保全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的高效率的生产环境,追求设备设备效益最大化的自主管理活动,为实现精益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将通过实际的案例的讨论,帮助学员学习和树立超前的自主管理理念和高效的技能操作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课程目标】
	2掌握现代化设备管理手段
	2了解设备管理利器-TPM的内涵,理解TPM活动的目标和目的,熟悉TPM的推进步骤
	2熟悉TPM自主保全活动的7个步骤及推进方法
	2掌握设备预防性管理模式和操作方法
	2熟悉了解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评价及激励考核
	【课程对象】
	高层管理人员、生产总监、经营革新/企管经理及专员、生产/设备/工程部经理及主管,工艺/维修/工务工程师、生产效益改善部门及专员
	【课程时间】2天(7H/天)
	【课程大纲】
	一现代化设备管理发展趋势-TPM
	现代化设备管理“三位一体”模式实施
	TPM的概念及保全模式
	TPM的目标及目的
	TPM活动的八大体系
	?自主保全
	?专业保全
	?革新改善(含效率化个别改善)
	?MP活动及设备初期管理
	?教育训练
	?品质保全
	?事务革新
	?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
	TPM推进成功的法则
	二设备管理维护利器—以制造部门为中心的自主保全活动
	自主保全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自主保全活动展开的7个步骤
	自主保全推进的“三现主义”
	案例分享世界500强企业推进成果
	自主保全活动推进要诀
	三设备可靠性保全性安全性管理利器—以设备保障部门为中心的专业保全活动
	专业保全的目的及方法
	开展专业保全活动的7个步骤
	?设备基础管理及设备评价
	?设备劣化复原及弱点改善
	?构筑设备情报管理体制
	?构筑设备定期保全体制
	?构筑设备预知维修体制
	-设备保全评价指标MTBF&MTTR
	-预知维修的工作程序
	-预知维修的导入策略
	?建立设备专业维修的评价
	-建立设备综合效率-OEE目标考核体系
	-OEE指标分解
	-OEE考核评价及应用
	?设备预防性保全体系建立
	四设备信赖性可操作性经济型管理利器-以设备技术为中心的保全预防活动
	设备的前期及初期管理
	MP保全预防
	MP情报收集及设计
	建立设备的初期管理体系
	五设备管理效率化保障利器—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训练活动
	教育训练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教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技能提升的方法及步骤
	案例分享OJT开展实施
	六设备管理效率化提升利器-以效率为中心的革新改善
	革新课题开展的目的及意义
	现场改善活动(KAIZEN)流程
	革新课题改善的管理步骤
	案例分享
	七设备效益化管理的成功关键-以设备为中心的激励体系
	推进TPM活动的思想准备
	TPM活动的方法与步骤
	TPM活动推进的组织和计划
	TPM活动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