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正确理解统计技术的各种类型及其含义;
	如何定义、选择质量特性,质量特性的正确定义对质量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掌握统计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应用CA、CP、CPK、PPK来评价企业制造过程能力,帮助生产和技术管理提升效率和品质控制能力;
	熟练应用PP、PPK、CPM对新
产品开发能力进行评价,降低企业最为强大的新产品开发成本;
	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品质事故;
	了解企业技术水平和品质控制管理的标准;
	熟悉CIP(不断改进流程)的思想及其实施方法
	掌握企业生产技术和品质改善的有效方法
	进行短期与长期能力研究,企业如何通过CP来预测各工序不良比率,从而进行有效的改进;
	建立起一支高效、高能品质管理技术型融洽的团队。
	科学的数据化的管理对您的企业质量控制及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课程提纲
	一、
SPC的定义
	1、制程品质发展进程
	2、控制图说明、原理
	3、控制图的发展
	4、波动的概念
	5、波动的原因、种类
	6、控制图定义
	7、控制图的设计原理
	8、控制图的种类及其应用选择
	二、计量型与计数型控制图
	1、建立X-R控制图的四步骤
	2、计算平均极差、过程均值和控制限
	3、控制图的观察分析
	4、控制图的判定准则
	5、建立Xbar-R、Xbar-S控制图的步骤
	6、计数型控制图操作说明
	7、建立P控制图的步骤
	8、寻找并纠正特殊原因
	9、控制图制作练习(习题)
	三、CPK制程能力分析
	1、过程能力解释
	2、改善过程能力
	3、Ca、Cp、Cpk、Ppk、Cmk的计算
	4、绘制图分析修改后的过程控制图
	8、过程控制解释、过程能力解释
	9、控制图诊断理论与SPCD工程
	10、控制图的益处
	11、质量特性与控制图的选择
	12、使用控制图的注意事项
	13、寻找并纠正特殊原因
	14、案例讨论(电子产品组装线品质控制)
	四、SPC与MSA的运用
	1、MSA的目的、适用范围和术语
	2、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3、测量系统变差的分类
	4、测量系统变差(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的定义、图示表达方式
	5、重复性、再现性的分析方法、判定准则
	6、案例研究(SPC在SMT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