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物流管理 >> 正文

培训文章

基于客户呼声的敏捷价值链构建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1. 供应商选择在价值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企业越来越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核心业务的开拓,从外部获取资源(Outsourcing)已势在必然。采购在供应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采购包括为组织购买原材料、供给品及零部件等。外购的零部件和辅助材料一般要占到最终产品销售价值的40%~60%[1]。以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它们的外购件成本占总成本的70%以上,而且30%的质量问题和80%的产品交货期问题是由供应商引起的。可见供应商绩效对核心企业甚至整条供应链的绩效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绩效,优化采购源,需要使用敏捷方法科学构建供应链,奠定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2],通过有效管理组成价值链的内部活动可以创造竞争优势。无论商务机构还是个人都存在价值链,而企业的差别优势则来源于如何将自身价值链与客户价值链相对接。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本文主要研究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讨论如何敏捷地选择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步骤及其制约因素,并对合作伙伴的决策框架作了介绍。
2.供应商选择的战略考虑
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客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战略合作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
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供应商为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供应各种生产要素(原材料、能源、机器设备、零部件、工具、技术和劳务服务等)。供应者所提供要素的数量、价格,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生产的好坏、成本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因此,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让供应商了解企业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使供应商能够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产品或原材料的期限、质量和数量;
    (2)向供应商提供自己的经营计划、经营策略及其相应的措施,使供应商明确企业的希望,以使自己能随时达到企业要求的目标;
    (3)企业与供应商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使双方明确共同的利益所在,并为此而团结一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认识,人们强调得最多的就是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把基于这种新型企业关系的和传统的企业关系的管理模式区别开来,就形成了供应链管理模式,这是近年来企业关系发展的新动向。
3. 基于客户呼声的供应商选择
供应商选择应该从客户需求和客户满意度出发,将供应链系统中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销售商、客户等)纳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以最终用户的评价和零部件在不同环境、不同使用模式下的表现为主要依据对供应链的相关供应商伙伴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产品信息的全程共享,加强企业间在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设计、零配件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装配、产品分销与销售、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实现产品设计的最佳化,采购成本的最低化,以及客户服务的有效化。
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概念应是来自于顾客的理解,质量工作源于顾客需求,终结于顾客的满意。制造商必须将顾客的心声贯穿于整个设计、加工、和配送的过程中。最终产品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出物,它的质量取决于供应链中每个直接或间接参与制造的成员企业。供应商选择的目的,同供应链管理中的其它环节相同,都是为了生产出使用户更满意的产品。因此,供应商的选择也必须贯穿质量要素,并考虑不同零部件组合后的质量和性能表现。同时供应商选择活动本身成为提升最终产品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4. 供应商选择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质量要素应该贯穿于供应商选择全过程。首先根据客户呼声列举质量需求,对它们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对所关注产品进行竞争性分析,找出典型竞争产品,通过产品之间的对比分析确定候选产品改进方案并选择最终的产品改进方案,根据产品改进方案的优化目标,考虑零部件性能和产品质量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综合决策选取最终的供应商组合。
在目前的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上,多是从零部件出发,集中在微观层次进行各要素研究,包括评价体系的提出和综合决策方法(如AHP、DEA等),以保证零部件的按时交付、降低成本。而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相互作用,各零部件对最终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各零部件之间工程特性的影响、宏观层面上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产品定位(包括与竞争产品的对比分析),则很少涉及。特别地,选择方法局限于微观层次,只能达到供应商选择的局部优化,不能保证选取的供应商(组合)能达到最优的客户满意度。因此我们的研究思路是从整体上,以客户呼声驱动进行供应商选择,以得到优化的价值链构建结果。
由于供应商选择是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因此供应商选择的相关因素可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这两个层次分别对应产品和零部件所具备的要素集合。
在宏观层次(针对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产品定位(与竞争产品的比较)、对应的客户群体;
    (2)各种微观要素综合决定的产品性能、质量适应性、成本、技术难度、交付时间;
    (3)制造商本身的设计、供应商选择、工艺、制造和管理水平。
在微观层次(针对零部件)供应商选择的要素可以分为两类:
    (1)必要条件。在供应商初选过程中判断,所有参与后续选择过程的供应商都必须满足这些要素,否则无法保证产品的正常供应。这类要素包括:供应商资质、产能、交货期、供应商信用、合作历史等;
    (2)决策条件。在供应商选择决策中综合对这些要素进行考虑,并选择使最终产品客户满意度最优的供应商组合。这些要素有:产品工程特性、零部件质量、适应性(与使用环境、与其它零部件)、成本、技术难度等。
在以上的划分中,客户产品零部件构成了决策的核心,也包含了供应商选择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其中的一些具体分析和决策方法将在另文论述。
对比之前基于微观层次进行的的供应商选择方法,我们提出的供应商选择体系,正是为了从客户需求出发,将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供应商选择要素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决策过程内,并借助数据挖掘等方法获得对大量数据分析的处理能力,形成客户产品零部件供应商的决策过程,以保证供应商选择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要求 下一篇:供应链整合实现全面及时排序供货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