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小企业制度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第一章 转型期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
	一.世界经济迎来了中国时代
	1.现今时代中国经济的四大特征
	2.我们顺势发展的大好时机
	案例:海航集团陈峰的言论
	二.中国中小企业必须转型
	1.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
	1)战略角度:投机经营,未形成成熟的模式
	案例:三拍领导人--脑袋、胸脯、屁股
	2)管理角度:家族管理,人治第一,管理不规范,有章不循案例:刘军的烦恼1
	3)在你的公司或团队中是否有这样一些现象
	2.中小企业管理体系规范化改造的必然性
	1)两种企业,两种命运
	国外案例:八佰伴,松下
	国内案例:巨人,万科、正泰
	2)经营机会第一丧失,竞争机会第一来到
	案例:美厨、华龙方便面
	案例:长虹彩电的兴衰
	企业走入规范化管理时代
	案例:波特评中国企业进军世界500强
	三.中小企业规范化改造的总体模型
	1.规范化管理的赛车比喻
	案例:诺基亚手机的兴旺,爱迪信手机的衰败
	2.以流程再造为主线升级业务运营系统
	案例:戴尔电脑公司为什么成功?3.以激励机制为主线升级人员管理系统
	案例:华为公司的内部股份制案例:韦尔奇的奖金制度
	4.管理系统运行机制总览图
	案例:韦尔奇的“无边界的流程制度体系”
	四.中国知名企业管理体系改造的成功经验
	1.联想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案例:柳传志阐述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的会议罚站制度
	2.华为集团任正非的规范化历程
	案例:华为基本法
	案例:华为的冬天
	3.海尔集团张瑞敏的深谋远虑
	案例:张瑞敏砸冰箱事件
	案例:海尔精神是怎样炼就的
	第二章 转型期中小企业的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团队成员必须树立一流职业理念
	1.企业领导者的职业理念—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
	爱才之心案例
	求才之渴案例
	用才之能案例
	2.企业员工的职业理念—敬业与忠诚
	1)企业喜欢什么样的职业人士
	做客人才栏目的启示:各大公司选才的相似之处
	2)人才的真义
	人才评价标准:一是能力,二是态度
	人才坐标系:人才,人材,人财,人裁
	案例:把信送给加西亚
	案例:购买土豆的故事
	3)敬业的实质—投入并快乐在工作
	敬业的最大受益人—自己
	案例:好利来集团总裁的成功
	乐在工作,成就事业案例:张秉贵的故事
	4)忠诚的实质—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
	案例:原广州乐华电器吴绍章总裁案例:艾柯卡的成功
	二.企业团队选人要与战略、运营相配合
	1.团队执行力表现为企业三大流程的有机结合
	2.人员流程如何与战略流程、运营流程相配合
	剑桥管理体系的启发
	案例:比尔盖茨的择人任事
	案例:伯乐推荐九方皋的故事
	案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企业团队用人要以绩效为导向
	1.你该用什么样的人
	案例:某民营企业家的用人标准
	案例:GE选才的四个E
	案例分析:刘军的烦恼2
	2.如何做到知人善任
	1)摆脱个人好恶
	案例分析:刘军的烦恼3
	2)勇于处理绩效差的人
	案例分析:刘军的烦恼4
	正确处理绩效差的人
	案例:韦尔奇的用人
	四.企业团队文化建设要以协作精神为指针
	1.团队成员相互协作的意义
	中国人为什么不善于协作?
	案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2.协作文化的培养
	案例:GE协作文化的工具
	Work-out—群策群力
	QMI—快速市场信息
	最佳实践分享
	3.团队协作执行能力的最高境界
	韦尔奇的无边界理论
	寓言:团队协作执行的境界--第三面镜子
	结束语:桑塔纳与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