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研发项目 >> 正文

培训文章

产品市场定位策略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1.市场定位的竞争性要求
首先是市场的机会问题,即企业如何敏感地捕捉市场机会,在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市场需求饱和的条件下要能敏感、准确地把握机会的确不容易,这是实践和理论均有待探讨的问题。企业寻找市场机会基本上是公两种途径:一是模仿市场领先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寻找新的市场领域独辟蹊径。第一种方式,亦即模仿市场领先者的产品,进入有稳定需求的市场,这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途径,风险较单一,主要风险来源于市场竞争,因而大多数企业均是采取这种方式。但由于进入的是一个竞争格局既定的市场,市场领先者拥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以及市场经验优势,追随者往往在这些方面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所以很难打破既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很难上升到领先地位。失败的案例很多。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只有那些长期不懈、善于抓住偶然机会强击对方弱点的企业才能够成为幸运者。第二种方式是竞争风险和技术风险都有。由于进入市场空隙领域,创占先机,因而有机会建立领导地位,是成为领先者的捷径。但这种方式又往往因为技术和市场需求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失败,如资源局限、技术工艺的不成熟、市场需求的开拓、决策的犹豫等原因,结果不是被市场需求击倒,就被追随者击败。所以失败的案例也很多。
既然市场空隙是成为领先者的捷径,那么市场定位首先是如何敏感地发现市场空隙以及对空隙的大小的判断。我个人认为:市场不可能没有空隙,滴水不漏地被占尽;空隙之路是心智透视之路,只有通过现实调查、透视需求才能发现和准确捕捉。若成功地寻求到空隙,乘虚踏入,趁机填补,就成功了一半。
在各类产品均过多、过剩的情况下,填补的空隙过于稀少,以至于一般企业很难寻找出来。这种情况,别无选择,只有创造你自己的空隙。然而无论是寻找空隙还是创造空隙,均要与企业内部条件相结合。
2.企业的内因和外势
(1)内因:即企业建立起来的、且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及优势来源包括管理效率、市场经验、技术能力、营销网络及品牌信誉等。
(2)外势:企业外部的可控性较差、且短期弹性较大的因素包括产销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简单地讲,就是可变外势。
3.内因、外势与市场机会相结合
市场机会能否与企业内外因素相结合,产生有利的条件组合,并带来和形成新的增长点,需要认真判断。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能否结合的判断因素也不同,几种主要情况如下:
(1)结合不能产生新的增长点,则不能结合,或者只能在其他领域寻找结合点,否则即使结合,也无多大利益。具体判断,我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无重要的技术差异和优势,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市场空间和本企业的能力均不大;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无重要的技术进步和突破,或者虽有技术上的进步或突破,但关键技术仍将掌握在主要竞争对手手里,依据技术因素建立和提升企业内部优势无多大潜力。二是,依据非技术性资源投入以提升企业外部的市场结构优势,相对于对下也无差异和优势可言,市场本身在资源性的竞争上已达到相对使用极限或不久的将来即将达到这一程度,如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已非常缓慢或者生产成本的下降已赶不上资金使用、营销效率的下降。
(2)结合能产生新的增长点,则完全可以结合,结合的判断依据为以下条件之一:企业有重要的技术差异和优势,且产品本身的差异化空间和本企业的能力均较大;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重要的技术进步和突破,或者虽无技术上的突破,但关键技术仍将掌握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产销组织上并不落后于主要对于,依靠技术因素建立和提升企业外部优势潜力大、能力强;或者,可依据非技术性资源投入以提升企业外部的市场结构优势,同时,市场本身在这一方面远未达到相对极限水平。此外,还可依据总体资源上的优势谋求技术上的优势。
(3)结合能在局部产生新的增长点,则情况比较复杂,结合的判断依据也比较难以确定,这需要企业经营者根据具体情况祥加判别。但一股在整个行业领域很难建立其内、外部竞争优势,仍可在细分或区隔市场建立优势。具体判断标准与上面第二条原则上相同,只不过范围不同罢了。

上一篇:如何进行产品规划信息收集 下一篇:如何进行产品定位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