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市场营销 >> 正文

培训文章

网络事件营销必知的要素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网络事件营销就是企业、组织主要以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精心策划、实施可以让公众直接参与并享受乐趣的事件,并通过这样的事件达到吸引或转移公众注意力,改善、增进与公众的关系,塑造企业、组织良好的形象,以谋求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的营销传播活动。网络事件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方法,这种营销方法的参与者的数字近年来在不断攀升阶段,所以网络事件营销的的潜力和可行性都是非常大的。

一、网络事件营销对企业的品牌推广有哪些好处?
“网络事件营销”就是企业、组织主要以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精心策划、实施可以让公众直接参与并享受乐趣的事件,并通过这样的事件达到吸引或转移公众注意力,改善、增进与公众的关系,塑造企业、组织良好的形象,达到实现构建和谐的组织社会生态环境的目的,以谋求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的营销传播活动。
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体之一,其影响力越来越强大,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网络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与事件营销的结合迸发出了独特的魅力(网络推手QQ283141940)。利用网络进行“事件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事件营销对企业的品牌推广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网络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因此企业通过捆绑社会热点,有效开展事件营销,能够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其次,品牌与事件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海尔和天极传媒合作,网友每留言一条祝福,海尔将捐赠一块钱,这个活动引起很多人的非议。因此该营销活动尽管有效捆绑了社会热点,但是没有充分运用事件的公益性,提升社会对品牌的正面口碑。
再次,通过捆绑热点事件,开展社会营销,有利于塑造企业的社会公民形象。
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公众中树立社会公民的形象。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中国人寿宣布其设立的“国寿慈善基金会”将承担所有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成长至18周岁的相关费用。通过该事件,有效塑造了中国人寿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二、企业利用事件营销在网上推广品牌时应注意些什么?
(一)网络事件营销的策划原则
网络媒体的特性,造就了企业网络事件营销的独特优势,利用网络事件营销thpxb.com能够使企业在品牌推广时更具有效力。但是在实际的营销运作中,为了发挥网络事件营销的巨大威力还需要坚持一些网络事件营销的原则,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1、求真务实。
网络把传播主题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平衡彻底打破,所以事件营销,不是恶意炒作,必须首先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这是对企业网络事件营销最基本的要求。这里既包括事件策划本身要“真”,还包括由“事件”衍生的网络传播也要“真”。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商是不能低估的。弄虚作假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招致社会的口诛笔伐,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甚至身败名裂。2008年“联想红本女事件”就很傻很天真,严重低估了受众的智商,人为炒作的痕迹过于明显。
2、以善为本。
所谓“以善为本”,就是要求事件的策划和网络传播都要做到:自觉维护公众利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营销管理也不断走向成熟,企业在推广品牌时策划事件营销就必须走出以“私利”为中心的的误区,不但要强调与公众的“互利”,更要维护社会的“公利”。自觉考虑、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也应该成为现代网络事件营销工作的一个基本信念。而营销实践也证明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更有利于企业实现目标,反之,如果企业只是一味追求一己私利,反倒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应付本来可以避免的麻烦和障碍。
所以,虽然网络事件策划具有明显的目标导向,但是不管事要达到何种目标,企业一定要把战略公众的目标包容进去。否则,如果其功利倾向很明显,反倒会欲速而不达。
3、力求完美。
所谓“完美”就是要求网络事件策划要注重企业、组织行为的自我完善,要注意网络传播沟通的风度,要展现策划创意人员的智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好的企业信誉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行为基础之上的,企业只有首先立足于完善自身的行为,为公众做实事,事件的网络传播才“有米下锅”。因此,网络事件策划,必须立足于实际行动,用事实说话,才能真正让公众信服。
在利用网络进行事件传播时,企业应该安排专门人员来把控网络信息的传播,既掌握企业的全面状况,又能巧妙运用网络媒体的特性,还能尊重公众的感情和权利,保护沟通渠道的畅通完整,最终保护企业的自身利益。
网络事件的成功顺利传播,关键是利用网路媒体向公众展示出事件的传播价值。活动要有新鲜感、奇特有趣,又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就需要策划人员具有传播敏感和前瞻意识,注意在社会热点和生活中的小事中挖掘传播价值,捕捉传播契机。事件本身具备了传播的潜质,如何让事件在网络上成为对公众有吸引力、可读性强的信息,还需要策划人员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润色。这就要求策划创意人员在信息加工时多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突出事件的社会意义。2008年央视为汶川地震举办的赈灾晚会上,民族企业王老吉捐赠了1个亿,之后网络上出现的关于王老吉的逆向诉求标题党“封杀王老吉”的事件就具有借鉴意义。
4、全面整合。
网络事件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公关方案的一部分,是协调公共关系的一个渠道。在进行网络事件营销时也要树立整合观念,坚持网络事件营销的立体化原则,始终体现以公众为出发点和企业与公众不断交互的特点。
首先应该围绕公众利益和需求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用文本、图片、声音、图像等向受众进行多感官的信息传播,同时还要以具有创意的网络人际传播为切入点,整合利用传统媒体的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以收到整合、扩大的传播效果。
同时,还要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归宿点,在网络事件营销传播时,把公众整合到企业整个营销传播的过程中去。这样既能够在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建立起其对企业的良好印象和忠诚意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高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壁垒。
5、贵在创新。
网络用户的一大特性就是对新鲜事物的不断追求,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不安分守己,对事物喜欢追根究底。这样,网络事件营销策划时如何利用这种特性,吸引受众注意力就至关重要了。
这也就为策划创意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围绕公众利益,创新策划思路,构筑传播议题,及时掌控、引导传播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网络事件营销策划与实施
1、步骤。
(1)界定问题。
进行网络事件营销策划是基于企业、组织要解决特定问题的动机,所以首先需要界定清楚问题所在。这特定的问题往往是主观动机和客观环境因素相互激荡而产生的。前者来自企业本身,如:促销产品,消除危机,建设企业文化等的需要。后者则包括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带来的挑战。通过对主观需要和客观环境的分析,可以监察广大公众的态度,发现本企业的问题或机会所在,从而界定清楚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能够抓住的有利机会。企业面对的问题形形色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
①消除不利的舆论。
对企业不利的舆论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误会。此时,企业需要自我检查、自我完善,同时要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公众进行沟通,如果能够巧妙策划“网络事件”,通过网络积极争取意见领袖的支持,甚至传统大众传媒的支持,对消除不利舆论,往往事半功倍。
②创造良好的舆论。
企业在进行品牌推广时以一种高姿态,采取主动,争取意见领袖的好感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氛围。
③维持良好的舆论。
企业即便是没有危险性、紧迫性的问题,仍然需要有持续性的活动来来巩固、扩大之前的营销传播成果,保持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心和好感,减少危机出现的概率,才能长治久安。
(2)确立目标。
网络事件营销具有非常强的目标导向,由于环境构成的复杂性、企业的营销传播的功利性以及谋求与环境的契合度,决定了企业策划网络事件营销有三种基本的目标导向:
一、市场导向,重在市场促销,带有较明显的功利倾向;
二、形象导向,重在形象塑造,进行情感投资,回报社会,也企图社会回报;
三、文化导向,这是较高层次的追求,旨在建构企业文化,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对内的向心力,增强对外的吸引力,追求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最终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意事项:
(1)一定要争取高层领导的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
(2)制定的活动计划既要完整,又要灵活机动,随时注意借用各种能够利用的时机,巧借东风;
(3)对外传播要注意设置的议题不仅要统一调性,更要统一口径;
(4)执行的过程中有专人负责,寻求意见领袖的支持和合作,密切监控,万一出现偏离预定轨道的负面动向时,能够及时疏导,将隐患消灭于萌芽;
(5)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时,也不要忽视利用、监控其他传播平台的动向,特别是要与新闻界保持密切联系;
(6)网络事件营销只是营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理性对待,不要过于一味迷信它的作用,在进行网络事件营销时,也不可偏废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千万不能忽视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服务、经销渠道等方面的建设。
以上就是网络事件营销成功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在网络事件营销中,事件的火爆性和受瞩目程度也是网络事件营销的一个亮点。

上一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流程设计 下一篇:如何进行年终激励大盘点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